打井找水尋找地下水的方法
時間 : 2022-08-04 點擊量 : 1401
“山腳、山半腰、河不遠”,“碎石帶下水汪汪,紅石頭下干梆梆”“兩山夾一嘴,地下必有水”,這些可以說都是民間打井最常見的土辦法。一旦“井址”沒有選對,那打下去不是不出水,就是水量太小,至于原因,可能是水井的深度還不夠,也可能是這個地方地下本來就沒什么水,所以,打井的要點當然就是找到水源。
1、地形和地貌
地形和地貌條件決定了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控制著巖石的風化,影響著地下水豐度的變化。建水庫要有流域面積,打井也要有補給面積,道理是一樣的。如果巖性條件相同,低洼地帶或有利于集水的地形就更容易成井。但是,一些小平原和洼地下面往往以泥質巖石為主,很容易被風化剝蝕形成低洼地,地下水也不好。
2,巖石的富水性。
巖石按成因可分為火成巖、變質巖、沉積巖三大類,再細分十分復雜。不論何種成因,用錘敲擊時的感覺有的發“艮”(剛性),有的發“綿”(柔性),有的發“脆”(脆性),脆性巖石及石灰巖等可溶性巖石更容易成井。
3、巖石的斷裂發育情況。
裂縫在斷裂帶附近比較發達。傾斜的巖石比水平的巖石更容易發展裂縫。
二、選擇適合當地地質條件的物探找水方法
目前,物探找水的主要方法是電法勘探。電法探礦方法分為人工電場法和自(然)然電場法。具體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雙工電測法、高密度電測法、垂直電測深法、四極對稱剖面法、聯合剖面法、激發極化法等,每種方法都有其適用條件和干擾因素,必須因地制宜加以選擇。
我們推薦普奇的自然電場找水儀,它是我院最新研發的基于自然電場選頻法原理的第八代多通道電法勘探儀器,廣泛應用于地下水源、地質構造、礦脈、礦道、空洞、溶洞、蟻穴、礦區、堤防管涌、滑坡等領域的勘探和普查作業中。
該系列找水儀集成了普奇自主發明的五大專利技術,包括數據采集系統、數據處理系統、自動成圖系統、輔助分析系統和電路系統。真正實現了多通道、多頻率的數據同步采集,徹底解決了自然電場源因時間差帶來的不穩定因素的影響,大大提高了精度和工作效率。儀器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實時自動繪制曲線、剖面和三維效果圖,并對異常區域進行自動分析,為快速有效地分析地質構造提供科學依據。
在同等地質條件下要使出水量最大、降水深度最小、水質最好、使用壽命最長的水井,成井工藝是否科學合理至關重要。
1、過濾水管應正對含水層
一旦二者錯位,進水阻力就會大得多,增加下降深度。為此,在管內進行物理探測前要打好井,準確確定含水層部位。
2、濾水管的孔隙率要足夠大
無論哪種管材的開孔率都不能低于10%。土法生產的水泥管大多只有1-2%,而且進水阻力很大,這是不允許的。
3、濾水管與濾網之間應加墊筋
如無墊筋,濾網緊貼在井管上,只有正對進水孔的網眼才能進水,極易造成堵塞,嚴重影響井的出水量和使用壽命。
4、濾網網目及填礫大小要與含水層相適應
不然,不是阻水就是出渾水造成於井。
5、采用泥漿鉆進的,在下管前要先破壁換漿
采用泥漿鉆進的,在下管前要先破壁換漿。
當前社會上打井普遍存在任意配置濾水管、濾水管開孔率太低、不加墊筋、濾網及填礫不合格、破壁換漿不徹底等嚴重問題,亟需改進。地源熱泵的回灌井大多數回灌不好這是一個重要原因。
四、要進行抽水試驗,合理選配水泵
抽水試驗可以結合洗井進行。洗井結束前要實測水泵出水量、靜水位、動水位、計算出井的單位出水量、最大可能出水量及適宜配泵水量。目前絕大多數的井都沒有上述數據,只知道幾千瓦水泵夠不夠抽,只能是盲目選泵,井打了多深就選揚程多高的水泵,嚴重的浪費能源。
根據經驗,只要把上述工作都做好了,打井成功率及抽水的節能率在現有基礎上再提高20—30%是很容易做到的。